2万多台军集结前夕,国台办宣布启用新航线!赖清德没资格谈条件
据中国台湾网消息,七月的台海风浪未起,硝烟味却已悄然弥漫。台湾当局正紧锣密鼓筹备7月9日登场的“汉光41号”演习,破纪录召集2.2万名后备军人,将演习时长拉长至10天9夜,高调宣称要验证“城镇防卫韧性”,开展“无剧本实战对抗”。然而就在这片刻意营造的紧张氛围中,大陆方面却从容落下一子——7月6日,民航局宣布正式启用M503航线的W121衔接航线。战机轰鸣与民航调度,在台海上空形成了意味深长的对比。
赖清德当局对这场军演的投入可谓前所未有。动员规模创下历年之最,更首次尝试对一个3000人规模的后备旅实施全流程动员验证,从接到命令到投入战场都要进行实战化检验。表面上看,“实兵实装”“24小时不间断”“部分实弹”等设定颇具威慑力,似乎要向外界展示“自卫决心”。但其真实意图路人皆知:既想借军演悲情操弄博取某些域外势力关注,又试图用宏大场面麻醉岛内民众,掩盖“台独”路线的虚妄本质。讽刺的是,就在台军士兵在模拟战场挥汗如雨时,大陆的民航客机正沿着新启用的航线平稳穿越台海——这种举重若轻的日常化运作,恰是对所谓“军事威慑”最透彻的回应。
中国台湾地区(资料图)
而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点明了W121航线的核心价值:缓解东南空域航班拥堵,提升飞行安全与准点率,最终惠及两岸旅客。这不是孤立决策,而是继今年4月启用W122、W123航线后,大陆优化民航网络的连贯动作。M503航线及其衔接线运行多年,早已用事实证明了安全性与高效性。该航线位于上海飞行情报区内,完全属于中国主权管辖范畴,国际民航组织多年前的批准更提供了坚实的法理背书。
面对大陆的合理举措,台陆委会迅速上演了抗议闹剧,抛出“单方面改变现状”“制造区域不安”的荒谬指控。这种论调暴露了双重荒谬:一方面在地理常识上漏洞百出——航线距离所谓“海峡中线”仍有4.2海里缓冲,所谓“压缩预警”纯属无稽之谈;另一方面在政治定位上严重错乱——大陆对台海空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,航线规划属正当治权行使,何须向地方政权“协商”?赖清德当局的抗议,本质是用政治杂音掩盖其阻挠两岸交流的真实意图。当数千名大陆配偶因台当局刁难陷入“除籍证明”困境、当普通台胞期盼更便捷的往来通道时,民进党却对一条提升民生福祉的航线横加阻挠,其漠视民众利益的真面目昭然若揭。
展开全文
中国台湾地区(资料图)
台所谓“陆委会”要求大陆“通过既有机制协商”的说辞,更显其选择性健忘。两岸曾基于“九二共识”建立起有效沟通渠道,当时大陆甚至主动调整航线设计释放善意。然而民进党当局上台后,悍然否认“九二共识”这一政治根基,亲手关闭了协商大门。如今再谈“既有机制”,无异于向被自己砸毁的房屋索要钥匙——缺乏起码的政治诚信。历史清楚表明,协商的钥匙始终握在台当局手中,只是他们宁愿将其扔进大海。
W121航线的启用,清晰折射出大陆在台海的行动逻辑:以我为主,聚焦发展,精准发力。无论台当局如何虚张声势地搞军演“壮胆”,或声嘶力竭地抗议“维权”,都无法阻挡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车轮。当台军士兵在模拟战场疲于奔命时,大陆的民航客机正沿着新航线高效穿梭;当赖清德吹嘘“防卫韧性”时,大陆对台胞“首来族”实施证件费减免的暖心政策已悄然落地——这种务实为民的治理实践,恰是对分裂行径最深刻的否定。
中国台湾地区(资料图)
台海的天平早已倾斜。一条航线的延伸,如同历史投下的轻盈注脚,无声宣告着两岸融合的必然方向——螳臂当车者终将被时代洪流吞没,而承载便利与福祉的航线,只会向着统一未来不断延伸。
评论